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交通傳感器
現如今,國內外的交管部門已經對基于紅外熱成像的交通傳感器有所了解,也對利用傳感器對路口的行人檢測頗感興趣。 熱成像傳感器即利用道路上行人、非機動車產生的不同溫度信號呈現出熱圖像,從而實現存在檢測功能。熱成像技術的優勢在于不需用借助道路上的任何光源即可正常工作,并且不會因太陽直射而無法成像。因此無論明暗,熱成像技術的傳感器都可提供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的行人與非機動車檢測。當行人或非機動車進入該區域后,與熱像傳感器連接的智能軟件將會觸發檢測并將信號傳輸至交通信號控制機。
此外,智能分析軟件也使得紅外熱成像技術如虎添翼。熱成像探測區將會自動識別檢測目標,當行人或非機動車進入該區域后,與熱像傳感器連接的智能軟件將會觸發檢測并將信號傳輸至交通信號控制機。
行人檢測傳感器在十字路口的應用(帶有信號系統的十字路口)通過對十字路口行人的存在檢測,熱成像傳感器可對交通信號燈或警示燈進行管理。
傳感器將會通過觸點閉合或TCP/IP把信息傳輸到交通信號控制機,使得交通信號燈和警示系統更加靈活,確保行人在交通環境中更加安全。同時,信號燈和警示燈的自適應可避免行人和司機不必要的等待。因此,無論十字路口是否安裝信號燈,安裝傳感器對行人、機動車司機都將受益。
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行人可通過按下行人通行按鈕,快速通過馬路,但據調查,在道路暢通時段,高達70%的行人在按下申請行人按鈕后,信號燈并沒有變為綠燈時便通過馬路,這意味著在信號燈變綠時,已無行人等待,從而造成機動車無謂的等待,并因此產生高達3倍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行人檢測傳感器,當檢測到路口沒有行人時,傳感器會將視頻信號自動發給信號控制機,安排機動車的通過,從而提升30%的車流通行率。
眾所周知,在信號燈為綠燈時,行人可以通行,機動車停駛;在黃燈時,機動車仍舊停駛,給出適當的時間讓行人繼續通過。但如遇特殊情況,如殘障人士在過馬路時,需要延長通行時間,行人檢測傳感器便可將行人存在檢測的信號傳輸至交通信號系統,從而延長黃燈的時間,保證行人的安全。此外,如果傳感器在檢測到無行人過馬路時,通過傳感信號,黃燈也可縮短,提升道路運行的效率。
學校、體育館、商業中心、大型商場等設施周邊的十字路口往往無法準確預估每天不斷變化的人流量,預設的時間配比無法滿足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真實情況。試比較體育場附近一條道路在臨近足球賽時與日常時的人流量,顯然這是完全不同的交通情況。行人傳感器可為想要過馬路的行人提供優先權,而不與只有一位行人時更適合車流的固定信號方案發生沖突。
在市政建筑相關機構在規劃人行橫道、非機動行駛車道時,借由內容詳實且真實無誤的數據尤為重要。載入行人傳感器的數據,行人流量情況將清晰呈現在眼前。因為行人傳感器不僅可以分辨行人、機動車、或非機動車,還可以儲存交通實時數據,記錄道路基本車流狀況。 傳感器在無信號系統路口的應用
在車禍發生時,司機駕駛的速度決定了車禍的嚴重程度,而在發生車禍那一刻,司機反映時間與剎車快慢也會對車禍聯系緊密。反應時間由諸多因素影響:注意力不集中、惡劣天氣、低能見度、醉酒駕駛等等。此外,也可能是私家車、卡車或停靠的巴士擋住了司機或行人的視線,等到司機發現行人時已為時已晚。
在沒有信號系統的路口路段,傳統頻閃警示燈是不二的選擇,它可提醒司機在道路前方穿過的行人與非機動車,提醒司機及時減速。盡管如此,傳統頻閃信號燈的作用通常被忽視,這是因為司機往往并沒因為頻閃警示燈改變駕駛行為。研究表明,在由行人、非機動車激活的情況下才會開始閃爍的動態警示燈更為有效 ,增強司機的意識,使得其反應速度更快、放慢車速。行人傳感器可激活閃光燈標或公路LED警示燈,因而能夠防止交通事故,并且減少司機和行人間危險避讓的次數:即一方或雙方需要進行停止或轉向動作,以避免碰撞。